参玉
由广大爱好者自制,和田玉知识共享平台——全网唯一
1853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前几天帮一个小朋友鉴定了两条,他从某直播间里买来的和田玉手串。据说是早年遗留下来的库存“冰种老料”,十分的稀有珍贵。
仅凭这不伦不类的名词,笔者就基本上能够断定,这又是一个智商税的经典案例。见到东西,果不其然,一眼就是最低档的高透明度青海山料。
展开剩余81%水透、单薄、生涩,毫无和田玉应有的油润、浑厚、老熟质感可言。二十来粒直径12mm的小珠子穿在一起,显现出小家薄幸的轻佻来。
把这东西堂而皇之的戴出去,不仅会叫稍有点儿眼力的爱好者们,笑话自己愚昧无知,还会让完全不懂和田玉的人,觉得肤浅浮躁,难堪大用。
还未及给出结论,可能是见到我的脸色阴郁吧,小伙子就主动的开口解释道:“主播都说了,这是他们以前留下来的,切末金山老料。这条还带着点儿猫眼效应呢!是现在根本就买不到的冰猫料。”
压了压火气,我才哼了一声说:“驴唇不对马嘴。首先,这是最低档的青海山料。和且末金山糖白料不挨边儿。其次,冰种是翡翠行业里的概念,并不适用于和田玉领域。”
“再者说,和田玉的评价体系,并不是透明度越高越好。和田玉的审美要求中庸,半透明,又不太透明,如脂似蜡的微妙状态,才是最理想的。”
“你这两串珠子跟玻璃球似的,完全就没有任何的油润感、脂粉感可言。简直就是和田玉中的垃圾。”我毫不客气的直言相告。
“但人家可是国营工厂的直播间啊!那还能有假?”他十分固执的坚持道。
听到这里,我只觉得既好气又好笑:“现在哪里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国营小工厂啊?早就抓大放小,改制承包给个人了。顶多剩一块好看的招牌而已。如今网上那些文物商店的情况也都差不多。”
“收藏品这一块儿你可能不太了解,但汽水厂、牛奶厂、啤酒厂这些,总该清楚吧?以前都是国营的,现在全国还有几家是纯正国资的吗?”
“再者说,就算是国营,也不意味着质量就没问题,可以放心购买呀?没想到你小小年纪,居然如此的迂腐。和田玉这个东西不看什么背景,就只看真实的玉质、雕工。”我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。
看似佩戴和田玉仅是一件无关痛痒的小事情而已,但按照玉如其人的规律,倘若真的戴这种冰底儿和田玉登堂入室,那么只会叫人轻视,徒增笑柄罢了。(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)
如果你也认同“参玉”这种,不以销售和田玉牟利为目的,
希望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下一小块净土的作法,
欢迎您通过点赞分享,来加入我们。
发布于:河北省98配资官网-深圳配资-全国配资网-按日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